聚焦2025全国两会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
春潮涌动,两会再启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"数智转型强筋骨,创新驱动锻重器"为主线,为中国工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。报告中23项制造业专项部署、68次提及"产业链"关键词,勾勒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清晰路线。
【智造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】
"人工智能+"行动首次以专章形式写入报告,明确实施"工业智能体培育计划"。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师傅国涛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:某船用柴油机生产线引入AI质检系统后,产品缺陷率下降72%,单台制造成本降低15%。"这正是《报告》强调的'人工智能与制造优势深度融合'的鲜活实践。"
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详解政策深意:"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.8%,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工业知识库结合领域已建成4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。今年重点推动'千模万厂'工程,三年内实现20万家企业智能化诊断全覆盖。"
TCL董事长李东生透露,其华星光电11代线通过数字孪生技术,使面板良品率突破98.5%行业极限。"制造业的'破卷'之道,在于构建'研-产-供-销'全链条智能生态。"据悉,工信部将设立300亿元工业大模型专项基金,重点支持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等十大领域。
【基础再造筑牢产业根基】
报告首次提出"工业强基2.0计划",明确在高端轴承、工业软件等12个"卡脖子"领域实施攻坚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关键零部件自给率提升至81%,但仍有35类高端液压件依赖进口。"今年将建立'揭榜挂帅'项目库,对突破进口替代的企业给予增值税留抵退税加计20%奖励。"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在青岛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,记者看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连接着268家供应商和1600家客户。"这正是报告倡导的'全要素生产率提升'范例。"海尔智家负责人介绍,通过产业链协同系统,新品研发周期缩短37%,库存周转效率提升53%。
【绿色制造培育新增量】
"报告将绿色工厂建设目标从'十四五'规划的万家提升至1.5万家,释放强烈信号。"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算了一笔生态账:其武汉工厂通过光伏+储能系统,每年减碳相当于种植340万棵冷杉,"绿色制造的经济账已从成本项转为收益项"。
在政策组合拳方面,国家发改委将推出"工业碳效码"评价体系,对达到3A级企业给予排污权交易优先权。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特别关注到:"报告27次强调安全,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标准即将升级,今年将建成50个国家级工控安全示范基地。"
【产融结合激活新动能】
针对报告提出的"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",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透露创新举措:"今年试点'设备更新贷',企业采购国产高端机床可获90%贴息。"据统计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去年增长23%,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获贷率提升至92%。
在深圳比亚迪特种装备制造基地,价值10亿元的智能机器人产线正在调试。"这笔投资源自50亿元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支持。"项目负责人表示,产线投产后将实现减速器精度达到微米级,打破日本企业垄断。
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5年将实施"智改数转网联"新三年行动,目标培育100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先行区,推动工业经济向"智"向"绿"向"新"跃升。正如报告所言:"让钢铁洪流注入智能基因,让传统车间变身创新工场,中国制造正以崭新姿态定义全球产业新坐标。"
产品采购,认准德普瑞!
总机:0755-27219112
邮箱:sales@deppr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