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和信息化部5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5年1至2月,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6%,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工业、高技术制造业4.7个和1.5个百分点,行业整体呈现“生产强劲、出口回升、投资分化”特征,持续领跑全球产业链升级。
生产增长强劲:结构分化下的韧性凸显
1至2月,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端呈现“两升一降”格局:
高增长领域: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4700万台,同比增长7.2%;集成电路产量767亿块,同比增长4.4%,反映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需求旺盛。
承压领域: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6.8%,手机总产量下降6.1%,显示消费电子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,亟需通过折叠屏、AI功能升级等技术刺激换机需求。
出口回暖:笔记本电脑成“新引擎”
行业出口持续回升,1至2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.9%,较2024年提高3.7个百分点。海关数据显示:
笔记本电脑出口量达2223万台,同比大增16.5%,成为拉动出口的核心品类;
集成电路出口量473亿个,同比增长20.1%,凸显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地位巩固。
但手机出口同比下降11.7%,受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及本土品牌海外扩张影响。
效益承压:成本压力倒逼转型
行业营收2.32万亿元,同比增长9.2%,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.4%,营业成本增速(9.6%)超过收入增速,利润率降至1.67%。核心矛盾包括:
原材料涨价:芯片、稀土等成本攀升挤压利润空间;
用工成本上升:自动化转型需求迫切。
投资回落:高技术赛道仍具潜力
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.6%,虽较2024年回落2.4个百分点,但仍显著高于同期高技术制造业整体水平。资金重点投向:
半导体制造:14nm及以上制程产能扩张;
5G设备:基站与核心网研发投入加大。
区域分化:东部引领,西部承压
东部地区营收1.64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1%,长三角(占全国28.4%)、京津冀(增速27.9%)表现突出;
西部地区营收同比下降0.1%,需依托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优化产业布局。
展望: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双轮驱动
尽管面临成本压力与结构性矛盾,行业在5G商用深化、AI大模型普及等趋势下仍具增长潜力。政策层面,“十四五”规划及“新基建”投资将持续释放动能,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跃升。
产品采购,认准德普瑞!
总机:0755-27219112
邮箱:sales@deppre.com